本澳:控煙升級搣癮保健康《澳門日報》

《新控煙法》元旦起實施,各巴士站與的士站十米範圍內不准吸煙。

進校園宣講成效顯著

公共巴士站貼示出最高罰金提醒煙民

左起:陳麗燕、歐家輝、張文畧、何珮瑜談戒煙工作。

戒煙會長期到社區推廣保健服務

控煙升級搣癮保健康

文、圖:子  凡(部分圖片由受訪機構提供)

吸煙危害健康,但不少煙民始終煙不離手。隨着《新控煙法》於今年元旦日起實施,在原有基礎擴大禁止吸煙範圍,除機場及娛樂場可設吸煙室外,所有室內公眾場所全面禁煙,尤其各巴士站與的士站十米範圍內不准吸煙,電子煙也納入規管範圍。違法吸煙罰金由以往六百元升至千五元,升幅兩倍半。當局全面修訂法例並大增罰金,能否減低吸煙人數,仍待觀望。

 成立卅載服務多元

成立多年的歐漢琛慈善會,在坊間推廣預防吸煙工作不遺餘力。提及此組織,皆因政府仍未成立專門控煙組織時,該會已於民間宣傳相關資訊。據慈善會會長歐家輝介紹,該會成立於一九八九年,為本澳一家非牟利慈善社團,多年來積極為廣大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務,以樂助人群為宗旨,堅持開展預防吸煙及煙害知識的推廣活動。

歐家輝直言,近年新增不少年輕煙民,政府先後推出法例加以禁止,歐漢琛慈善會定必全面配合。《新控煙法》是二○一二年元旦日起實施的《控煙法》之深化版,進一步擴大禁煙範圍、加強打擊力度,禁止部分銷售點公開展示煙草製品外,就連吸食電子煙也加以規管,足見當局控煙決心。幾年間罰金由最初四百元調至六百元,再升至今一千五百元,冀引起煙民警惕,切勿觸犯法律。

他綜合多年推廣戒煙工作稱,要令煙民一下子戒煙,實非易事,需要漫長的治療過程。吸煙者所以難戒煙,原因很多,離不開一個癮字,覺得吸煙過程爽、有滿足感。所謂癮,也許是人的一種特定習慣。如飲酒有酒癮、飲茶有茶癮,吸毒也成癮,而吸毒會衍生社會治安問題,一宗也嫌多。

他山之石可堪借鏡

政府剛出台的《新控煙法》,要求更高,為履行世界衛生組織承諾。與鄰近地區相比,香港控煙力度最嚴格;台灣多年來努力於社區創設無煙環境,反吸煙團體也積極與政府溝通,協助控煙工作落到實處。其中規限學校周邊不準有人吸煙,希望對學生的影響減至最低,值得澳門仿效。

近年如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等先進城市,控煙也具成效,很多餐廳自覺配合法例,吸煙者也遵守規矩。反觀澳門,《新控煙法》實施至今不足一個月內,被檢控人士以本地人居多。歐家輝直指官方單靠被罰人士數字反映控煙成效,不實際,衷心希望當局能參考鄰近地區成功經驗,通過教與罰結合的模式,引發更多人意識到戒煙的重要性。

慈善會最初有句口號:“潛移默化,層層滲透,滴水不漏”,其後又有“小手”拉“大手”,希望教懂孩子主動對吸煙的家長說不,幫助戒煙。慈善會從八十年代起推廣戒煙至今日子不短,但仍需努力,將持續開辦不同主題活動,戒煙團隊也會深入社區及校園。慈善會能有今天成績,與社會熱心人士和團體支持及配合分不開,歐家輝感恩在心。

校園推廣以小帶大

澳門要打造成無煙城市,配合營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,大前提是加強推動公民教育,減少煙民產生。當前禁煙區比吸煙區要多,歐家輝建議當局於社區內設置指定吸煙點,減少對周邊人士造成不良影響。

歐漢琛慈善會目前設有戒煙門診。據不完全統計,去年全年求診者達七百七十多人次,初診人數約二百四十人次,覆診達五百三十多人次。成功戒煙率近兩成,未來仍有很大進步空間。據慈善會行政主任陳麗燕反映,自二○○五年起,慈善會獲社工局支持下開設戒煙門診服務,安排駐場醫生為求助者進行醫療評估及輔導,再由專責社工跟進個案,提供一站式戒煙服務。一直以來,門診是官辦民營方式運作,與衛生部門所設的戒煙門診起到互補作用。

衛生部門仍未成立控煙辦時,慈善會已進校園宣傳控煙工作,但面對不少困難,畢竟社會接受程度有限。因為大眾對控煙資訊了解不多,慈善會成員自覺有責任強化推廣,其後經過包裝,組織醫護團隊進校舉辦健康訊息的講座,才打破缺口,將控煙資訊滲入校園。該會過往曾與街總、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及博彩業職工之家等辦過不同活動,成效很好,希望通過此類活動,讓大眾尤其青年學生認知到吸煙會對自身健康造成影響,繼而勸阻家長減少吸煙,以至不吸煙。

戒煙失敗攻心為上

社工何珮瑜稱近年主動戒煙者趨增,既有意識到自身健康而戒煙者,怕受罰而戒煙者,也有親友勸導下決心戒煙者,各有各的原因。九成求助者為中老年男性,亦不乏學生,以居住北區人士最多,少部分為在職女性,他們皆希望脫離煙海。她會對不同個案進行跟進,給予輔導。最終戒煙失敗原因眾多,以“吸煙成為習慣”及“不夠決心”等最明顯。已有研究證實,為戒煙人士提供適切的心理輔導治療,甚或給予簡單的戒煙意見,能有效提高吸煙人士的戒煙比率。

駐場醫生張文畧稱吸煙危害健康,此言不虛,從多年診治吸煙者健康情況可證,吸煙不僅容易令人引發心臟病,中老年屬高危一族,也會引發不同疾病。女性經常吸煙會影響內分泌,懷孕者更影響胎兒智力發展,自身也會形成各類器官疾病,他勸告年輕人切勿吸煙,顧己及人,遠離煙害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至為重要。

http://www.macaodaily.com/html/2018-01/28/content_1240058.htm